找到相关内容59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问禅——禅与史实

    ldquo;溪声便是广长舌,山色岂非净身?夜来十万八千偈,他日如何告诉人?”这种以自然比喻佛法,婉转表述内心深处对空灵神韵不可言喻的感受,不知曾经教多少读者在朦胧中似若茅塞顿开,心领神会。至于他...

    麻天祥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84859631.html
  • 名士与禅六则

    东林寺,名闻天下。   东坡参访东林常聪是在他从黄州谪居汝州时。他是顺道去庐山游玩,夜宿东林寺,得缘与常聪讨论无情说法。在这次回答中,东坡心境大开,领悟了禅机。悟后呈偈曰:“溪声便是广长舌,山色岂非净身...——805)中进士。历任中书舍人,桂、潭等州刺史,桂管湖南观察使等职。   李翱在思想上受韩愈极大影响,因此他曾极力反对佛教。在《停率修寺观钱状》里,他斥责:“佛法害人,甚于杨、墨”,“实有蠹于生灵...

    黄春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2660073.html
  • 苏轼诗禅合一论对惠洪“文字禅”的影响

    哲宗问苏轼衬章道衣”条引苏轼作偈戏答僧曰:“恶业相纆卅八年,当行八棒十三禅,却著衲衣归玉局,自疑身是五通仙。”九八“东坡庐山偈”条录东坡游庐山作偈曰:“溪声便是广长舌,山色岂非净身。夜来八万四千偈,...诗禅并举,以偈为诗  基于诗得禅佛之助的体会,苏轼因此常诗禅并举而论,例如〈书糜公诗后〉云:  为吟五字偈,一洗凡眼肉。(《苏诗汇评》页834)  〈赠东林总长老〉云:  溪声便是广长舌,山色岂非...

    萧丽华 吴静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73561313.html
  • 禅的情趣与文人园林

    不少诗词酬唱之作。 《五灯会元》卷十七专门列有“内翰苏轼居一节,记他参禅的雅事:  内翰东坡居士苏轼,字子瞻。因宿东林,与照觉论无情话,有省。黎明献偈曰:“溪声便是广长舌,山色岂非净身;夜来八万四千...随手拈起其中一则就可以看到这种情趣。如“冲淡”一条中,有“阅音修篁,美曰载归。遇之匪深,即之愈稀”之句;“沉著”中云: “绿杉野屋,落日气。脱风独步,时闻鸟声。……”; “典雅”中说到: “玉壶买春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81963871.html
  • 禅的精神与寺庙园林(2)

    那潺潺清新的水声,恍然有所感悟,就此做偈曰:“溪声便是广长舌,山色岂非净身;夜来八万四千偈,他日如何举似人。”于是他立即从半途折返,将此偈呈给常总禅师,得到禅师的赞赏。的确,东林寺周围的园林环境,其...半年阴常匝,邻坊景亦。  代多无朽势,风定有余声。  自得天然状,非同涧底生。  又如朱庆余《题青龙寺》云:  寺好因岗势,登临值夕阳。  青山当佛阁,红叶满僧廊。  竹色连平地,虫声在上方。  最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82163873.html
  • 禅宗语言、诗歌、公案的阐释话语体系

    无情有佛性,山水悉真如。在悟者的眼中,自然界的一切莫不显示着活泼泼的佛的生命,“山河及大地,全露法王身”。对此禅宗以“春来草自青”、“柳绿花红真面目”、“溪声即是广长舌,山色岂非净身”等禅语来表现。...云散水流天地静,篱间黄菊正争春”,是“雨散云收后,崔嵬数十峰”,是“死生生死元无际,月上青山玉一团”。个体生命纷纭迁谢,本心仍湛澄明,玲珑亮丽。只要把握住现境,就能分分自在,秒秒安祥,日面月面,打成...

    吴言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10264022.html
  • 从对联谈观音信仰(2)

    美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,由于意象生动,引起后来许多回响。  云堂的行和尚读了苏轼的诗后,认为“溪声”、“山色”、“夜来”、“他日”是葛藤,把它去掉,变成“便是广长舌,岂非净身;八万四千偈,如何举似人?...禳灾外,依教奉行更是重要。  佛家称净土叫“莲”,佛的真知灼见叫“妙莲华”,西方极乐世界的别称为“莲邦”。诸佛图像,都安坐在莲花座上,所以佛座叫“莲座”。  49  泉声妙听广长舌;  山色常留净身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3065969.html
  • 禅宗哲学的境界论

    悟入大道的。苏轼游庐山东林寺,呈偈常总:   溪声便是广长舌,山色岂非净身。夜来八万四千偈,他日如何举似人? 《罗湖野录》卷4   佛经以三十二相称誉佛陀化身的相好庄严,“广长舌”即其一。《大智...的言词来表达。雪堂行和尚看到这首诗偈时,认为“便是”、“岂非”、“夜来”、“他日”八字多余,最好删掉《罗湖野录》卷4。“白隐和尚的老师正受老人说:‘广长舌、净身也不要,只要溪声、山色就可以了。’不顾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91673660.html
  • 华严宗思想源流

    神主等,将之一同含摄于光芒四射的如来法身之中,使 其领略宇宙(也是如来法身)的常乐我净,同时也是生机无限的本质。苏东坡有一赞佛诗,即能显此如来法身等同宇宙之想法之一二:   ‘溪声尽是广长舌,山色岂非净身,夜来八万四千偈,他日如何举似人。’   天地是一大佛,举目所见莫非佛身,倾耳所闻尽是佛偈,我亦是万物之一,故我亦与佛身等同。这一全收万法于如来法身之中的思想,便是华严经所深刻蕴含的意义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0102184350.html
上一页123456下一页